陜西安康水電廠朱曉東:檢修26年零失誤
2016-05-28 13:28:01 評論:0 點擊:
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通知9點開工,朱主任一定提前20分鐘到工作現場準備。”“每次統計加班,不用看,朱主任加班最多。”“工作在前,不計得失,作風嚴謹,我們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敬畏。”問起朱曉東的為人處事,同事們評價最多的是他嚴以律己。
水輪機班班長、高級技師王軍曾是朱曉東的徒弟,數年后,他對師傅當年的嚴格要求充滿感激:“我已經是高級工了,師傅還逼著我考技師,看出我不想考,就自己花錢給我買參考教材,如果沒有師傅的督促,我怎么會有今天的成績。”
1989年進廠,朱曉東即從事水電廠機械設備檢修工作,26年的不斷學習和實踐,他由一個水電檢修門外漢成長為水輪機檢修高級技師,2005年被評為省公司A級技術能手。他說:“干啥就要務啥,要把工作干好,不讀幾十本專業書不行。”和他一起參與多次對外電站檢修任務的李軍,非常敬佩朱曉東的技術能力。“出外檢修,設備、環境、工具都不熟悉,經常會碰到從未經歷過的檢修難題,大家束手無策時,朱曉東總是能獨辟蹊徑,解決問題。”
對外檢修肩負著樹立企業形象,開拓外部市場的重任。準備檢修計劃方案、組織檢修隊伍、同甲方溝通協調、保證安全工期質量、解決現場難題,任務繁重而復雜。朱曉東多次擔任安康水電廠對外電站承包檢修的項目經理,帶領檢修隊出色完成每一次任務,全部達到業主滿意,廠部放心。
踏踏實實干好工作是他的底線
登錄PMS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平臺,朱曉東查詢后告訴筆者,機械設備目前沒有缺陷。他們樹立了“零缺陷”管理目標,各班組每月考核消缺率均達到100%。不管做什么工作,肯定會有方方面面的困難,責任心讓他們直面困難。
他在擔任機械分場主任后,針對分場存在的設備、人員問題,推進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制定、完善《機械分場績效管理制度》等13項分場制度,形成有效管理制度體系。細化、量化考核指標,把班組安全生產、管理提升等指標納入績效考核,增強實施細則的可操作性及公平合理性。針對分場職工結構性缺員現狀,編寫《機械分場青工崗位互學方案》,鼓勵職工到相近崗位交流學習,提高崗位技能和綜合素質,增強分場技術儲備。崗位互學開展三年來,多名職工崗位和待遇得到提升。朱曉東從基礎管理、檢修管理、設備隱患排查治理、消缺管理等多方面認真梳理分析,2014年主筆撰寫的《強化水輪發電機組機械設備“零缺陷”管理》分別榮獲陜西省電力公司和第二十屆陜西省企業現代化管理創新成果三等獎。組織編制實施《機械設備定期檢查試驗標準》,填補了管理空白,充分發揮檢修維護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了提前發現和消除設備隱患、提高設備管理水平的目的,為機組滿發穩發提供了堅強保障。
評論排行更多>>
- ·攝影作品(3)
- ·核電工地上的最...(3)
- ·學黨章黨規 學...(1)